28268 暴力世界中的溫柔 - 軟弱群體的先知見證 Living Gently in a Violent World: The Prophetic Witness of Weakness(預購品)
這是預購品
(備貨時間:進貨需時約 2-8週,到貨後寄出。)
** SPECIAL ORDER ITEM,
PLEASE ALLOW 2-8 WEEKS FOR AVAILABILITY **
作者:Stanley Hauerwas, Jean Vanier/ 譯 者 : 陳 永 財
出版社: 基 道 出 版 社
出版時間:2012/4
100頁
CLICK FOR SAMPLE PAGES 式讀
智障及殘障的人對於這個世界有甚麼意義?他們又代表著甚麼關於上帝的奧秘?我們如何從他們身上體會到上帝的同在?
本書的兩位作者,以他們跟智障及殘障人士的生活經驗及極具創見的神學思考,帶領我們反省現金世界的文化,並思考殘障究竟為我們的世界帶來甚麼。本書不是著眼於在這個充滿缺憾與苦難的世界中,上帝是否善良和慈愛這些哲學性的問題,而是讓我們了解到殘障人士如何向我們顯明上帝真正的同在,以及我們在當中要真正學習的是甚麼。
從殘障人士身上,我們可以明白到這個世界不應再武力、暴力和侵略所主導,而是由愛心、同心和接納所主導——這個世界乃是由基督、上帝的兒子的光所轉化的。在這種亮光下,作者讓我們看到當代文化的缺憾,並認為我們要學習慢下來,學習等候與實踐非暴力主義,以讓我們的文化轉化為一種合乎上帝心意的文化。
「我對做好事沒有興趣,我只對羣體的教會論式視象感興趣。」
──范尼雲
「若我們要學習在世上成為忠心的人,那麼方舟團體所體現的那種耐性,就是絕對必須的。」
──侯活士
「早於一九八○年代,我已被范尼雲對社羣的理解,並他在方舟團體的社羣生活所深深吸引。禮物和慶典是他對社羣生活很重要的體會。至於侯活士,我認為他對身心障礙和醫療的反省,以及相關實踐,正是他對「教會成為教會」這社會倫理所作的一個很具體的演繹。喜見他們二人有機會相聚,分享友誼和歡樂,並與我們述說他們對信仰的認識、對生命的發現、對社羣的投入⋯⋯」
──龔立人
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
「不少信徒仍然以為非暴力只是抗爭的手段,但本書卻論證:溫柔是生活的方式,因此是一種政治。俗世城邦的政治建基於羣己、敵我、自己人和局外人的權責分野和差別對待,但教會所實踐的和平,卻要求我們甘願為陌生的軟弱者放慢步伐,不但不將他們視為負累,反而我們要學習成為軟弱。因為兩位作者相信,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治愈彼此心中由孤獨所造成的傷口。」
──禤智偉
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《教會智囊》前副總編輯
作者簡介
侯活士(Stanley Hauerwas),當代知名神學家,美國杜克大學(Duke University)杜克神學院(Duke Divinity School)吉伯特.羅爾(Gilbert T. Rowe)講席神學倫理學教授。他曾獲《時代雜誌》(Time magazine)選為「美國最佳神學家」。他有討論殘障的神學意義的論著。他的著作包括Resident Aliens(合著), A Community of Character,With the Grain of the Universe, 以及 A Better Hope 等。已譯成中文的有:《和平的國度─基督教倫理學獻議》(基道)。
范尼雲(Jean Vanier), 巴黎天主教學院哲學博士(Ph.D., L’Institut Catholique de Paris),國際羣體網絡方舟團體(L’Arche)的創辦人。他在這團體中,與智障和沒有智障的人以平等的身分一起經驗生活,分享彼此照顧和需要的相互關係。他的著作包括 From Brokenness to Community,Community and Growth,Becoming Human ,以及 Befriending the Stranger。
ISBN: 9789624574388
#38
We Also Recommend